戴森球計劃-實用

1.先翻翻設置裏面的快捷鍵看看各種操作,可以節省不少事,印象里可能沒有ctrl點背包空格整理背包,另外鼠標右鍵也可以直接從運輸塔裏面拿東西

2.各種快捷鍵也多用用,不要什麼東西都開背包找,基本下面提供的內容都有了,習慣了也會方便很多。

3.四項分流器Tab可以切換形態,但我沒有用上過……

4.成排的建築要注意如果沿着經線可能會由於經線收窄造成排布出現問題,所以能的話就乾脆沿着緯線並排建造

5.分揀器的速度是按格子算的,雖然最遠距離是3,但是取距離3和距離1的物品速度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要注意原料的內外順序或者就用高級分揀器

6.產物到下一個生產線之前可以裝一個緩沖箱,然後可以讓前置生產線的產率略高一點或者先跑一會,這樣留下一些中間件,後面用起來很方便。 比如圖裏面的CPU,後面會經常遇到需要拿的情況,這時候從裏面直接取用就很方便

戴森球計劃-實用

7.找一個石頭礦造玻璃、棱鏡和石材,用箱子存着,方便取用,另取一個石礦做矽,然後和銅一起做微晶片件,放那裏慢慢跑就可以,先存着,我個人到游戲結束之前,手搓需要用的元件和CPU靠這裏就足夠了。

8.不建議前面大量依賴太陽能,因為太不穩定了,還要跑到另一頭補,而且發電量就比風能高60kw,所謂戴森球也就圖一樂,真發電還得燒開水,2.16MW的發電量,太陽能電池板的六倍,風能的七倍,燒起來它不香嗎? 它有點嗆

而且火電站還可以處理各種多餘產物,簡直萬能。

點完萃取精煉科技之後,剛好在紅塊之前,就可以開始用火電作為主要能源了,找一些位置分享不好不好拉生產線的原油井,直接燒就可以,而且原油不會消失

9.生產紅塊產生的精煉油,拉一條去生產石墨烯和硫酸(個人體感各一個化工廠就足夠了),出來的硫酸用罐子先存好,等下啟動星際運輸會用到。 其餘的精煉油可以直接拉去燒了。

後面有空的時候順便用生產的石墨烯拉一條太陽帆的生產線,電不電的無所謂,主要是好看。 一個製造台基本就夠三四個軌道了,這條線剛好電路板、石墨烯會富裕,可以做儲備用。 電路板可以和剛才建的微晶原件直接組CPU,太遠了不拉生產線也可以,手搓的量不多。

10.等紅藍塊自動化以後升級驅動引擎二級,就可以去另一個行星了,找帶矽和鈦的就好,帶七八組高能石墨就夠了,剩下的盡量帶風能發電機、采礦機、冶煉器以及傳送帶、分揀器等等,到黃塊研究好之前,就是把這裏建好,然後回去先建設黃塊的生產線,等材料夠了直接生產。 鈦只需要冶煉成鈦板就行,矽是高純矽塊為主,留一個做晶格矽,然後用箱子先存着,帶一千個鈦板回去就差不多了。

11.黃塊的生產線應該是第一個比較長的連續生產線,而且不是好分模塊,雖然後面的更長,但是其實能夠分解成比較短的各個小模塊。 而且原油貫穿整個生產線,需要拉比較長,X裂解是目前唯一多原料多產物的生產線(雖然都有氫),拉傳送帶之前要稍微考慮一下

配平的話是8個原油精煉廠精煉原油、之後4個精煉廠X裂解、4個化工廠做塑料、3個化工廠做有機晶體,這樣只會多產氫,想存想燒都可以。 在後面是4個製作台(後面提到製作台都是默認的一倍速的2級製造台),金剛石要另拉煤礦做,X裂解的石墨只夠產塑料。

12.一千個鈦板足夠解鎖星際物流和氣態行星開采了,用之前留下的硫酸手動投入冶煉器做鈦合金,然後就可以搓星際物流站了。 前面三四個就夠了,鈦矽的行星看礦的位置分享放2-3個,家裏前面一個接收就夠了。 做好飛船和運輸站去鈦矽的行星放好拉入傳送帶就可以了,運輸站是可以直連傳送帶的,拉出來的時候可以選出來什麼東西,進入的如果設置為供應就會自動接收識別。 沒選的時候拉近下面的視角會出現漏斗標志自己選。

13.記着帶着晶格矽回去,這段時間產的應該足夠搓不少蓄電池了,回去把運輸站的鈦和黃塊生產線接起來,黃塊部分基本就完成了,之後做5-6個軌道採集器,蓄電池充不上甚至可以停一會生產線,氫和可燃冰在接下來的階段比較需要。 氫和鈦可以拉一個做氫燃料棒的生產線,四個製造台大概能撐起30個火電站,電力再也不是問題

14.科技建議擱置一會紫色方塊,直接對撞機——奇異物質——引力波折射,在曲率飛行之前只需要500個紫塊研究機甲核心4,建議手搓即可,或者先搭生產線也可以,因為塑料是避免不開的,必須需要重拉,硫酸多出來先拉一條鈦合金的生產線。 驅動引擎4解鎖之後就可以直接飛黑洞或者中子星了,除了單極磁石應該也會有光柵石/光柵石,可以用來生產卡西米爾晶體。 紫塊的材料中晶格矽不是很缺,一般不需要特意開采,碳納米管在生產紫塊的時候用可燃冰——石墨烯——碳納米管的線還可以,但後面製作框架材料的時候就不太夠了,所以建議有時間尋找刺筍結晶來替換,有些含刺筍結晶的星球是在水世界中,需要不少地基才可以,記得帶上。 由於在宇宙探索4之前只能肉身探索,所以先不用急。 現階段飛去中子星的路上能量應該是不夠的,需要飛3-4段才行,要帶十來組氫燃料棒。 願意的話也可以先開宇宙探索3(要1000個紫塊),這樣一路上可以順便查看路過星系的資源,基本可以找到重氫、刺筍結晶、光柵石和金伯利礦石,先標記一下。 留意找一顆富鐵鈦、硫酸海洋的行星(我這顆是火山灰),可以直接建立鈦合金生產線。

15.到了中子星之後,用單極磁石直接做粒子容器的生產線,之後擺下運輸站拉入傳送帶就可以回去了,一般還會有兩三種稀有礦物,光柵石也可以接進來。

16.回去之後做一條奇異物質——引力透鏡——翹曲器的生產線,我這裏是五台對撞機產重氫、四台奇異物質、三個透鏡製造台、五個翹曲器製造台,一直用到結束。 跨星系運輸基本沒有障礙了,每個新星球的運輸站留一個格子需求翹曲器,把最大值調到100就好,製作組後面也會更新運輸量,現在會按照飛船的容量運一次,其實不需要這麼多。

17.然後需要拉兩條大規模的生產線,可以直接換個星球,一個CPU一個超級磁場環,CPU的需求大概是顏色方塊的4-5倍,磁場環是3-4倍,可以先做磁場環的一部分,然後做三級傳送帶的生產線,1800的容量基本一條就能覆蓋任何產物的產線,而且可以接5-6個采礦機以及支持30個冶煉器,拉起來輕松隨意。 再用一小部分磁場環做一個蓄電池生產線,一個製造台就夠了,直接連到能量樞紐充電再出來,後面需要不少採集器。

這時候的電力來源可以靠可燃冰,或者之前氫能量棒產能充足的話也可以做氫能量棒,磁場環產線做完以後就可以做氘能量棒了,紫塊用的塑料多出來的精煉油——硫酸線產生的鈦合金基本就足夠氘能量棒生產線使用了,之後的新星球能源就靠微型聚變發電站就可以。 到了新星球先擺一個運輸站和三四個聚變發電站,從身上放幾個能量棒開始充電,需求翹曲器和能量棒各100,之後去拉生產線就可以了。

18.完善紫塊生產線把研究做完,空閒時間就可以開始做位面過濾器的產線了,卡西米爾晶體就用光柵石(我用的有機晶體做的鈦晶石,因為正好在一個星球上)就好。 如果找到了重氫就先做軌道採集器去采重氫,因為剛好可燃冰的需求基本沒有了,氫和重氫接下來都會大量使用,我最後做了100多個採集器采重氫,如果沒找到就先做一些綠塊的線解鎖宇宙探索4,之後重氫就不是問題了。 不過採集器搓起來很慢,可以用鈦合金和電磁渦輪拉一個加力推進器的生產線,一個製造台就夠了。

19.開了探索4就可以找富鐵鈦硫酸的行星和刺筍結晶了,然後做框架材料,這部分越早越好,做好就可以發射火箭了,因為解鎖臨界光子後很依賴戴森球的功率。之後再用光柵石做太陽帆,到最內側的行星發射和接收光子就可以等待完成了,